共青团组织要直接面向青年,从事和推动具体的、微观的青年工作。主要内容有:
一、要推动青年的素质教育
这是青年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青年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加爵的犯罪,让我们看到只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而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危险后果。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然而,正如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等形成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现实,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急需的状况与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反映到教育领域,通过升学最终进入大学校门,成为许多人既定的成才之路。这种认识一度普遍存在于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当中,学生单纯地追求升学,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社会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这样一系列错误的认识,助长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错误的教育倾向。“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推动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 (1)要积极协助教育部门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方面的改革。在统一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教材多样化,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创造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基础统一性与多样层次性相结合等特点,并通过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调动学校团组织培养一批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并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积极引导年青教师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青年教师中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 (3)为青年创造娱乐休闲的各种条件。青年对于娱乐休闲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团组织要积极反映青年文化娱乐活动的愿望及要求,推动政府制定充分照顾到青年特点和需求的文化娱乐政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青年参与,减轻青年的压力;直接指导和带领青年的娱乐活动,帮助青年个体在娱乐中学习;面向青年,解决青年学习做人做事的相关问题和困惑,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要引导青年健康上网 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广大青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正确利用网络,会对青年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当今的青年,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会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而成为新的“网络世代”,有人把他们称作“N代”(N为net的第一个字母)。网络世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会对青年工作产生新的影响。共青团组织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快建设青年的网站,占领网上思想教育的阵地。青年网站的建立己经成为必要,关键是如何运作。目前,从团中央到地方都有不同层次的团组织建立了工作性的网站,东莞团组织甚至部分镇区、单位也建立相应的网站,但这只是团系统的内部网站,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不大。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东莞在上网的青年当中,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人访问过共青团系统的网站,近四分之一的人“听说过,但没访问过”,而多达三分之二的人“没有听说过”。有的网站甚至因为缺少网民光顾,而出现“空壳运转”的现象。要增加共青团网站的吸引力就是要加强服务力度,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如东莞团市委在2004年7月至10月举行的东莞青年网络大赛,由于能够形式新颖,并迎合青年的追求潮流、表现自我的特点,受到青年的欢迎,上传参赛的作品近4千份,7至9月期间访问东莞市青年网的人数有6万多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2)开展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正确思想理论的“灌输式”教育仍然不可或缺,但思想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平等、互动。因此,就青年的思想教育内容来说,重点是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就青年思想教育的形式来说,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推动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青年的网络道德观念,塑造青年的网络道德行为。 三、要积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 在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正在倡导和推进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志愿者活动,这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建立一个以人为本、讲礼仪、重情谊、相互关心爱护、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莞志愿者由当初的十多人迅速发展壮大到2.5万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这些名字在东莞家喻户晓,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多次在电视、电台、报纸上报道,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志愿服务工作赢得了社会和人们的赞誉和支持。实践证明,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东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为东莞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工作在东莞是一项朝阳工作,又是一项长期工作,团组织必须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要正确引导青年参与志愿活动。青年的思想观念是最活跃、多变的,最容易接受新鲜的东西。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观念去吸引青年、影响青年、引导青年。东莞志愿组织的发展证明,青年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服务资源,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发掘、组织和引导,就会转化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同时,我们在引导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必须正视和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 (2)延伸志愿服务的领域。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服务领域要不断延伸。和谐社会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目前,东莞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等“第三部门”发挥作用。这些政府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志愿服务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起到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3)创新服务手段。要尝试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媒介,组建智能化的志愿服务网络。 (4)提高志愿工作的专业性。要吸引、招募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有专业水平的志愿者队伍。
四、要推动青年创业行动 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已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标志。就业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尤其与青年更是紧密相联,它和求学、婚姻一样,是绝大多数人在人生旅途中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问题就是青年问题。共青团作为联系党和青年的纽带,作为联系社会和青年的纽带,作为一个群众团体,人民团体,作为第三支力量,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帮助青年。2004年暑假期间,东莞团市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32个镇区对企业、农村、学校开展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并先后与200多名企业家、青年学生进行座谈,并发放了2000多份问卷。东莞共青团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发现:要顺利推动青年创业行动的开展,必须转变青年的就业观念,要教育他们从已有的思维定势中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东莞共青团要做青年创业行动发起者,要改变多年的社会角色定位是官方色彩较浓的行政指令管理模式。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去开展青年创业行动,既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但又不能搞纯商业行为,共青团要带领青年弘扬时代精神,努力创业积极向上,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追求中。所以既要树立市场意识,转变工作方式,又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的前提下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范畴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 (1)充分调动青年企业家的积极性,发挥青年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是青年创业行动就业岗位的提供者。这是掌握物力、财力、技术、信息优势的群体,许多年轻的企业家对推动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就业有一份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共青团要激发的青年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富而思源,回报社会,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了国家的持续发展,树立社会主义的利益观、经营观,积极吸纳青年就业,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年创业。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富而思进,常葆进取之心。不能小富即安,中富骄人,大富蜕变。要始终做创业的排头兵、领头雁,再干事、再创业、再开拓。 (2)共青团要帮助青年从保守观念、碌碌无为、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等落后意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奋战出一片新天地。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大中专毕业生,主要是克服等、靠、要的旧观念,鼓励其自主择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下岗青工主要是克服失落感,放下架子,主动适应市场。树立临时就业、阶段就业、社区就业,凡正当经营取得劳动收入就是就业的新观念;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主要是提高素质,从简单劳动起步,走先就业再创业之路等。 五、要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 进城务工青年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东莞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城务工青年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教育、管理和服务好进城务工青年将直接关系到东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共青团组织必须在协助政府做好进城务工青年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为外来青工办实事,切实维护广大外来青工的合法权益。第一,要进一步优化进城务工青年的就业创业环境。要通过大力宣传外来青工在东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的工作和地位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应有的尊重,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继续鼓励优秀的进城务工青年参与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用成功典范激励进城务工青年,使他们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和城市建设的创造者,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乡来建设。第二,要通过建立社区维权中心、青年维权站、维权热线等外来青工维权网络,切实保护好青工的合法权益。加强进城务工青年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成为知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进城务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本地务工人员同工同酬、平等对待。第三,要加强进城务工青年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与劳动等有关部门共同构建进城务工青年管理网络、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突出抓好进城务工青年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要推动将进城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纳入政府行为。 (2)要弘扬打工文化,丰富外来青工精神生活。一方面要在外来青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要根据进城务工青年的爱好和需求,结合各地厂区、社区的实际,建立青年文化广场、打工之家等文化宣传阵地,组建进城务工青年艺术团,扶持创办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棋牌协会等文学团体。要通过开展进城务工青年的书画大赛、“打工青年之歌”歌曲创作大赛、进城务工青年活动月和乡村青年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进城务工青年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展示进城务工青年富有时代特征的打工文化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在外来青工中发掘、培养文艺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从事文艺创作,联合市新闻媒体开办打工文化方面的栏目,评选优秀文艺作品。把有文学、艺术、体育等专长的进城务工青年有效地组织起来,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发展进城务工青年的兴趣爱好。同时,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企业了解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打工生活,通过文艺作品反映他们奋斗的足迹,挖掘他们的心路历程。 作者:陈慧贞(广东东莞团市委书记) (节选自《论东莞市共青团组织在社会转型期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问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刊载于《中国期刊网》2005年版)
|